本学期,开展南湾片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。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,探讨在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减轻学科负担,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。
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中医药文化,拓宽学校劳动教育新模式,正是学校正研究和发展的方向,十三中构建的百草园劳动基地建设,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一、课程名称
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系列培训之二十:
培训内容:《校园实施劳动教育》讲座
1.培训类别:劳动教育专题培训
2.本课程培训负责人:十三中 郑玉祥
联系电话:15875658299
二、培训目标
通过讲座,分享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与困惑,为学校开展基于生物园建设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借鉴。
三、培训对象与人数(100人)
全区中学生物教师
四、培训时间和地点
2022年4月13日(星期三)下午2:30—4:30
地点:第十三中学承办,线上完成
五、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
培训采取听课、专题讲座线上培训形式。
(一)项目学习研讨课
主题研讨课:《心脏》
主讲人:第十三中学 曾莹莹
(二)专题讲座
讲座内容提要:
劳动教育的践行和有效实施是十三中生物科组的特色,不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思想,还专门开设了以“耕读园”为阵地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。在生物科组老师带领下,组织全体初一学生在“耕读园”进行耕耘劳作,成果向全校师生开放,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,在实践活动中师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。讲座主要围绕十三中生物劳技科组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,从课堂、社团、基地建设、家庭四个维度进行介绍。
六、培训学时与学时类型
按计划发给参训老师学时,半天计3个学时。
学时类型:专业学时。
七、培训要求
教师参加培训后,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科组建设研讨。
八、讲座老师介绍
郑玉祥,男,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,担任初中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。
曾获“珠海市第26届新教师优秀学员称号;香洲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;广东省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;香洲区命题比赛一等奖;创新实验课例《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》荣获珠海市一等奖;也曾被授予“十三中教坛新秀”称号;此外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市区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。
九、课程来源与课程特色
自主设计开发。
十、培训后的归档资料目录
培训完成后,将资料收集整理并归档(培训方案、讲座PPT、活动照片、考勤表等),以备上级部门核查。
珠海市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
2022年4月10日
序号 | 姓名 | 单位 | 学科 | 报名时间 | 状态 |
---|
1.默认密码为“123456”,忘记密码请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号,在“修改资料”中重设。
2.再次点击“报名”按钮可以进行取消报名操作。
3.因为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需要,请填写真实的身份信息,否则无法联入省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平台。
4.摇一摇是苹果在2011年推出的技术,所以如果手机是2011前之前买的,那可能无法使用摇一摇签到成功。
5.为了正常使用微信签到,请更新微信版本到最新版。网页平台请使用谷歌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(打开极速模式),系统不再支持IE8及以下版本的IE浏览器,。